认证认可作为市场经济的“信用证”,是企业或者组织质量管理的“体检证”,是国际贸易的“通行证”,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“升级版”工作是“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”的核心内容,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换版为契机,突出行业质量特征,通过标准和认证技术创新,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升级,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更加融合高效,助推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。
国家认监委3月发文,重点选取航空、船舶、机械、汽车、石油石化、纺织、水电、港口运输、勘探设计、金融等21个行业,启动“升级版”试点工作,得到了相关行业企业和认证机构的积极响应。
“升级版”工作秉承坚持继承创新、突出行业特色、强化专业能力、坚持共同推进四项原则,完成五个方面中心任务:
一是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。鼓励行业主管部门、企业、社会团体、认证机构及相关各方,针对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关键过程和市场需求,在通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(GB/T19001/ISO9001)基础上,研发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和认证项目。
二是推动建立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。结合特定行业的质量管理实际情况,引导企业在满足GB/T19001/ISO9001标准的基础上,灵活运用卓越绩效、六西格玛、精益管理、QC小组等多种质量管理方法,完善质量管理体系。认证机构应针对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和质量绩效水平进行量化评价,建立突出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分级认证,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。
三是推动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。引导企业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,融入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以及其他管理体系要求,结合企业实际,按照过程方法,建立系统、高效的整合管理体系,解决“碎片化”管理问题,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效能;鼓励认证机构开展整合管理体系认证,提供“一体化”的审核与认证服务,减轻企业负担,提高认证审核效率。
四是加快认证技术创新。鼓励认证机构探索利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新技术,对传统的认证技术进行创新,提高认证效率和有效性。
五是鼓励开展认证增值服务。鼓励认证机构利用质量数据资源、质量管理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,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增值服务,塑造质量品牌,提升质量水平。
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“升级版”,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:一是为质量提升行动提供了有力抓手,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可行路径,有助于整体提高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。二是带动了质量管理方法、工具的创新发展,凸显了认证认可、标准化等质量技术基础的作用,是质检部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推进质检管理改革创新的成果体现;三是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质量管理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,在国际上提供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一整套质量提升优良方案,为后续制定我国主导的认证模式和标准规则奠定了基础,从而加快推进质量强国建设。